余光中简介
1、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10岁的余光中随父母辗转于上海、重庆等地。22岁那年,余光中随家人来到台湾,并考取了台湾大学外文系。虽然专业是外文,余光中却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浓厚的兴趣。
2、1952年毕业。1953年,与覃子豪、钟鼎文等共创“蓝星”诗社。后赴美进修,获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学位。返台后任师大、政大、台大及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现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
3、1929年农历9月重阳节这一天,余光中出生江苏南京。祖籍福建泉州永春。他出生时,父亲余超英正在国民政府任职。母亲孙秀君出生江苏武进名门,曾任永春县立女子学校校长。在我国重阳节这一天,自古就有家人或朋友一起登高远眺,并一起一边饮酒做诗的习俗。这一天,身怀有孕的孙秀君在丈夫余超英及亲友的陪同下,也来到了南京栖霞山登高远眺。大概是由于那天孙秀君玩得太高兴,不慎动了孕气,当她回到家中后,于次日的凌晨腹中的婴儿便挣脱母腹,来到了人间。为此全家人高兴不已。
4、据台媒东森新闻报道,诗人余光中在高雄医院过世,享寿原先只以为是天气多变、气温偏低,到医院检查後决定住院静养,没想到疑似有些小中风,肺部感染、转进加护病房;旅居在外的女儿们也从国外赶回,谢绝采访,结果1天之隔,这位作品多选入课本、文坛的“璀璨五彩笔”就过世,亲人与文坛好友都十分伤痛。
5、我已经很久没喝酒了(以前特别爱喝,后来把身体喝坏了),不过以前喝醉酒做过的糗事还记得。
6、他在诗歌、散文、评论、翻译都有大量著述,而其中成就最杰出的,当属诗歌。人们评论,他的诗题材广泛,风格屡变,技巧多姿,融汇了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笔法。
7、映入我们眼帘的是水上轻舟。开篇“十六柄桂桨敲碎青琉璃”中之“桂桨”,即桂木制成的船桨,作为对芬芳华美的一种象征和暗示,就是从屈原《九歌•湘君》中的“桂棹兮兰枻,斫冰兮积雪”中化出。宋代苏东坡《前赤壁赋》中不是也有“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之句吗?
8、余光中是英文系教授,却写得一首好诗,好散文。
9、“碧潭”,是台北市南郊的名胜,湖水清碧,故名碧潭。诗的前四节,围绕“碧潭”这一不大的特定空间落笔,主要以游湖的双双情侣与女大学生的笑声,来侧写诗中抒情主人公怀人不至的惆怅忧伤,以及想象中的伊人自远方来的喜悦。
10、我不是很懂文学,或者说,我基本上不懂文学。
11、余光中(1928-),台湾诗人,籍贯福建永春县桃城镇洋上村(母为江苏人),生于南京,先后在秣陵路小学(原崔八巷小学),南京市第五中学(原南京青年会中学)读书,1947年入金陵大学外语系(后转入厦门大学),1949年随父母迁香港,1950年赴台,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
12、回去做木匠,过朴实的生活,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记载或者心路历程,这是非常了不起的。
13、中国台湾网12月13日讯据台湾媒体报道,台湾中山大学外国语文系荣誉退休教授、诗人余光中12日传出住院疗养的消息,校方人员表示,最近台湾气温骤变,余光中日前到医院检查,医师建议他多静养,校方已到医院探望致意。
14、《余光中诗选(1949-1981)》洪范出版社1981年
15、该诗情深意切,既渴望了祖国的统又将乡愁描写的淋漓尽致。正像中国大地上许多江河都是黄河与长江的支流一样,余光中虽然身居海岛,但是,作为一个挚爱祖国及其文化传统的中国诗人,他的乡愁诗从内在感情上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感情传统,具有深厚的历史感与民族感。同时,台湾和大陆人为的长期隔绝,飘流到孤岛上去的千千万万人的思乡情怀。余光中作为一个离开大陆三十多年的当代诗人,他的作品也必然会烙上深刻的时代印记。《乡愁》一诗,侧重写个人在大陆的经历,那年少时的一枚邮票,那青年时的一张船票,甚至那未来的一方坟墓,都寄寓了诗人的也是万千海外游子的绵长乡关之思,而这一切在诗的结尾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有如百川奔向东海,有如千峰朝向泰山,诗人个人的悲欢与巨大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而诗人个人经历的倾诉,也因为结尾的感情的燃烧而更为撩人愁思。正如诗人自己所说:“纵的历史感,横的地域感。纵横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现实感。”(《白玉苦瓜》序)余光中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热爱中国。礼赞“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
16、海子诗人,既然是比较文笔,那诗人也是很犀利的,总得拿出来一个名额吧。
17、《余光中诗选第二卷(1982-1998)》洪范出版社1998年
18、1953年,与覃子豪、钟鼎文等共创“蓝星”诗社。后赴美进修,获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学位。返台后任师大、政大、台大及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现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当代著名诗人和评论家。
19、李贺。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是“长吉体诗歌开创者。”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
20、余光中,男,1928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因母亲原籍为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
21、书中选收余光中译论散文二十余篇,既谈翻译,也谈现代中文。作者认为:翻译须用纯净的中文。以散文形式写译论,熔知性和感性于一炉。见解精辟独到,文笔优美清丽,各篇论文本身就是好文章,足以示范。
22、余光中的《碧潭》,好似醉人的醇酒,有如清芬的香茗,我只作了如上的浅尝。读者朋友,如果我的解说引起了你的兴趣,那么,就请你也荡一叶舴艋舟于碧潭之上,自己来细细地品赏吧!
23、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LOWA)艺术硕士。先后任教台湾东吴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台湾大学、台湾政治大学。其间两度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国多家大学任客座教授。1972年任台湾政治大学西语系教授兼主任。1974年至1985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
24、王朔,京味儿作家,有才华,文笔好,在京派文学里头,估计老舍之后,也就王朔了。
25、更重要的是,余光中理解中的乡愁,内涵广阔,不仅包含地理意义、家乡风土、历史在内的文化印记,还有格局大小之别。举例来说,“‘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小而亲切;‘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大而慷慨。”
26、1947年毕业于南京青年会中学,入金陵大学外文系,1949年转厦门大学外文系,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The University of Iowa)艺术硕士。先后任教台湾东吴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台湾大学、台湾政治大学。其间两度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国多家大学任客座教授。1972年任台湾政治大学西语系教授兼主任。1974年至1985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并兼任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书院中文系主任二年。1985年,任台湾中山大学教授及讲座教授,其中有六年时间兼任文学院院长及外文研究所所长。
27、余光中,祖籍福建省永春县桃城镇洋上村,1928年重九日生于南京。青年时于四川就学,在南京青年会中学毕业后进入金陵大学修读外文。1945年与覃子豪、钟鼎文等创办“蓝星诗社”,主编《蓝星诗页》。1946年考入厦门大学外文系。1947年入金陵大学外语系(后转入厦门大学),1948年发表第一首诗作,1949年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0年五月到台湾,九月以插班生考入台大外文系三年级,两年后毕业。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
28、海子是个浪漫精神骑士,是个海洋里的精灵。文笔非常干净,洗练,饱含深情。
29、1981年,出席中文大学“四○年代文学研讨会”,初晤柯灵与辛笛,并宣读论文“试为辛笛看手相”。
余光中个人简介生平介绍
作者:时间:2023-09-18 08:54:40分类:经典句子
简介 余光中简介
1、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10岁的余光中随父母辗转于上海、重庆等地。22岁那年,余光中随家人来到台湾,并考取了台湾大学外文系。虽然专业是外文,余光中却对中国传统文
郑重声明:
本站所有活动均为互联网所得,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处理
随便看看
我来说两句
本栏最新
本栏热门
Copyright 2022 Inc. AllRights Reserved. Design by 依依句子网 湘ICP备2023001668号-1
QQ:1030699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