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经典句子

七步诗完整精选

作者:时间:2023-07-01 09:18:49分类:经典句子

简介   曹植七步诗原文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植七步诗解释
  
  锅里煮着豆

       曹植七步诗原文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植七步诗解释
  
  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来作羹。
  
  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
  
  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
  
  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
  
  曹植七步诗后人缩写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曹植
  
  才高八斗为兄所忌
  
  东汉以洛阳为都城。丞相曹操的第三个儿子曹植是东汉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被称为“八斗之才”。曹植自幼聪慧,10多岁便能通读诗、文、辞赋数十万言,出言为论,下笔成章,深得曹操的宠爱。
  
  曹操曾经认为曹植在诸子中“最可定大事”,几次想要立他为世子。然而曹植行为放任,屡犯法禁。与此同时,他的同母哥哥曹丕则颇能矫情自饰,在立储斗争中渐占上风,并于东汉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被立为世子。
  1、lùshūyǐwéizhī
  
  2、煮豆持作羹,
  
  3、qízàifǔxiàrán
  
  4、应该是曹植的七步诗
  
  5、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6、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7、豆在釜中泣
  
  8、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菽一作:豉)
  
  9、此诗纯以比兴的手法出之,语言浅显,是寓意明畅,无庸多加阐释,只须于个别词句略加疏通,其意自明。诗人取譬之妙,用语之巧,而且在刹那间脱口而出,实在令人叹为观止。“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二语,千百年来已成为人们劝戒避免兄弟阋墙、自相残杀的普遍用语,说明此诗在人民中流传极广。
  
  10、曹冲是东汉末年人物,曹操和环夫人之子。从小聪明仁爱,与众不同,深受曹操喜爱。留有“曹冲称象”的典故。曹操几次对群臣夸耀他,有让他继嗣之意。曹冲还未成年就病逝,年仅十三岁。
  
  11、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版本二)
  
  12、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过后,留下豆汁来做成羹。
  
  13、答:七步成诗的是曹植,不是曹冲。
  
  14、燃:燃烧
  
  15、通过燃萁煮豆这一日常现象,抒发了曹植内心的悲愤。
  
  16、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
  
  17、萁: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的茎。
  
  18、相煎何太急
  
  19、曹植,文学家,诗人,曹操的儿子,与曹操、曹丕并称为三曹,是建安七子之一,诗词歌赋有很高的造诣,被称为“才高八斗”,曹操死后,曹丕继任魏王,排挤曹植,有意杀他,命他七步之内作诗,就有了这首
  
  20、曹植〔两汉〕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21、曹冲和曹植都是曹操的儿子,都是非常聪明,曹冲就是7岁就能称大象的那个神童,很可惜,天妒英才,曹冲在十二三岁的时候,生病死了。
  
  22、羹: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状食物。
  
  23、漉:过滤。
  
  24、何:何必。
  
  25、zhǔdòuchízuògēng
  
  26、萁在釜下燃,
  
  27、编辑本段原文  《七步诗》  曹植  煮豆持作羹,  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附:  【现代《七步诗》】——是后人所改  【三国·魏】曹植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编辑本段注释  漉:过滤。意思是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作羹。  羹: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状食物。  萁: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的茎,即豆秸。  釜:锅。  持:使用、用来。  然:燃烧。  煎:煎熬。  本:原本。编辑本段翻译  煮豆子是为了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做羹。豆秸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中哭泣。我们本来是同胞兄弟,为什么你那么急迫地加害于我呢?  附注:  漉菽以为汁中的“菽”,只要是出自正版的《世说新语》,没有作“豉”的。至于流传的其他诗歌版本,可附注说明,不应列在《世说新语》的书名之后。  本自同根生中的“自”,有版本为“是”,疑为今人修改,不如“自”字好!  萁在釜下燃有“在”,有版本作“向”。  另有别本《七步诗》为四句(是后人所改),以《三国演义》为代表,首句为“煮豆燃豆萁”,第三句为“本是同根生”。编辑本段典故  典出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曹植是曹操的小儿子,从小就才华出众,很受到父亲的疼爱。曹操死后,他的哥哥曹丕当上了魏国的皇帝。曹丕是一个忌妒心很重的人,他担心弟弟会威胁自己的皇位,就想害死他。有一天,曹丕叫曹植到面前来,要曹植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以证明他写诗的才华。如果他写不出,就等于是在欺骗皇上,要把他处死。  曹植知道哥哥存心要害死他,又伤心又愤怒。他强忍着心中的悲痛,努力地想着想着……果然,他就在七步之内作了一首诗,当场念出来。编辑本段赏析  此诗纯以比兴的手法出之,语言浅显,寓意明畅,无庸多加阐释,只须于个别词句略加疏通,其意自明。第二句中的“漉菽”是指过滤煮熟后发酵过的豆子,用以制成调味的汁液。“萁”是指豆茎,晒干后用来作为柴火烧,萁燃烧而煮熟的正是与自己同根而生的豆子,比喻兄弟逼迫太紧,自相残害,实有违天理,为常情所不容。诗人取譬之妙,用语之巧,而且在刹那间脱口而出,实在令人叹为观止。“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二语,千百年来已成为人们劝戒避免兄弟阋墙、自相残杀的普遍用语,说明此诗在人民中流传极广。  通过燃萁煮豆这一日常现象,抒发了曹植内心的悲愤。  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残害弟弟,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残酷斗争。  反映了诗人自身处境艰难,感情沉郁愤激。编辑本段作者  曹植(192~232),三国时魏国诗人,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字子建。他是曹操之妻卞氏所生第三子。曹植自幼颖慧,年10岁余,便诵读诗、文、辞赋数十万言,出言为论,下笔成章,深得曹操的宠信。曹操曾经认为曹植在诸子中“最可定大事”,几次想要立他为世子。然而曹植行为放任,屡犯法禁,引起曹操的震怒,而他的兄长曹丕则颇能矫情自饰,终于在立储斗争中渐占上风,并于建安二十二年(217)得立为太子。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逝,曹丕继魏王位,不久又称帝。曹植的生活从此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他从一个过着优游宴乐生活的贵公子,变成处处受限制和打击的对象。黄初七年(226),曹丕病逝,曹叡继位,即魏明帝。曹叡对他仍严加防范和限制,处境并没有根本好转。曹植在文、明二世的12年中,曾被迁封过多次,最后的封地在陈郡,232年12月27日曹植逝世,卒谥思,故后人称之为“陈王”或“陈思王”。诗歌是曹植文学活动的主要领域。前期与后期内容上有很大的差异。前期诗歌可分为两大类,一类表现他贵介公子的优游生活,一类则反映他“生乎乱、长乎军”的时代感受。后期诗歌,主要抒发他在压制之下时而愤慨时而哀怨的心情,表现他不甘被弃置,希冀用世立功的愿望。今存曹植比较完整的诗歌有80余首。曹植在诗歌艺术上有很多创新发展。特别是在五言诗的创作上贡献尤大。首先,汉乐府古辞多以叙事为主,至《古诗十九首》,抒情成分才在作品中占重要地位。曹植发展了这种趋向,把抒情和叙事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五言诗既能描写复杂的事态变化。又能表达曲折的心理感受,大大丰富了它的艺术功能。曹植作为建安文学的集大成者,对于后世的影响是不小的。在两晋南北朝时期,他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曹植生前自编过作品选集《前录》78篇。死后,明帝曹□曾为之集录著作百余篇,《隋书·经籍志》著录有集30卷,又《列女传颂》1卷、《画赞》5卷。然而原集至北宋末散佚。今存南宋嘉定六年刻本《曹子建集》10卷,辑录诗、赋、文共206篇。明代郭云鹏、汪士贤、张溥诸人各自所刻的《陈思王集》,大率据南宋本稍加厘定而成。清代丁晏《曹集铨评》、朱绪曾《曹集考异》,又对各篇细加校订,并增补了不少佚文□句,为较全、较精的两个本子。近人黄节有《曹子建诗注》,古直有《曹植诗笺》,今人赵幼文有《曹植集校注》。  其实,曹植并未犯下什么大罪,只是有人告发他经常喝酒骂人,他竟把曹丕派出的使者扣押起来,并没有招兵买马,阴谋反叛的迹象和征兆。这算不上犯罪,杀之怕众不服,曹丕便想出个“七步成诗”的办法,治罪其弟。所幸的是,出口成诗是曹植的拿手好戏,这“七步诗”便成了救命诗,曹丕不得不收回成命,降低曹植的官爵了事。  这首诗虽然救了曹植一命,但是,他的处境并没有得到根本好转,魏国仍是奉行对宗室严格限制的政策,曹植在郁郁寡欢中死去。  纵观上下几千年历史,帝王子孙和睦相处、互忍互让、不争权夺利的实在少的可怜。春秋时期的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齐桓公),秦朝的扶苏与胡亥(秦二世),唐朝的玄武门之变……这样兄弟相残的例子数不胜数。  封建时代这种兄弟之间的争权夺利自相残杀现象是社会制度的必然结果,在那权力即一切的社会制度里,不择手段的争夺权力似乎是很正常的。推翻帝制,建立民主共和国,少了多少兄弟相残的悲剧。然而,特权不除,“七步诗”还是免不了有人来作。参考资料:1.曹植的《七步诗》情采并茂,语言精练,用语浅显。原为六句:“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后来《漫叟诗话》和《三国演义》把它改为四句:“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的《七步诗》流传至今有两个版本,有的“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有的“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2.《世说新语》中是“本是同根生”这个版本,应该更可信一点。
  
  28、译文及注释
  
  29、煎:煎熬,这里指迫害。
  
  30、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31、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
  
  32、持:用来。
  
  33、菽(豉):豆。这句的意思是说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作羹。
  
  34、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版本一)
  
  35、dòuzàifǔzhōngqì
  
  36、漉菽以为汁。
  
  37、釜:锅。
  
  38、本是同根生
  
  39、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版本二)
  
  40、没有提到季节。
  
  41、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42、曹植〔两汉〕
  
  43、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
  
  44、作者简介
  
  45、锅里煮着豆子,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
  
  46、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47、这是曹植向其兄曹丕的控诉书。曹植的“七步诗”更是一段佳话,其意义已不在是此诗本身价值,它包含了深遂的政治内含,成了久远的历史长河中为了争夺地位、权力、财产兄弟反目手足相残的一种写照。
  
  48、曹植是建安时期成就最高的文学家和诗歌创作集大成者,与其父曹操、其兄曹丕合称“三曹”。其诗作善用比兴,笔力雄健,词采华美,比较全面地代表了建安文学的成就和特色,对五言诗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代表诗文作品有《洛神赋》《白马篇》《赠白马王彪》等。
  
  49、泣:小声哭
  
  50、本:原本,本来。
  
  51、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版本一)
  
  52、七步诗[三国·魏]曹植zhǔdòurándòuqí煮豆燃豆萁,lùchǐyǐwéizhī漉豉以为汁.qízàifǔxiàrán萁在釜下燃,dòuzàifùzhōngqì豆在釜中泣.běnshìtónggēnshēng本是同根生,xiāngjiānhétàijí相煎何太急.
  
  
  
  东汉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曹操病逝,曹不继魏王位,不久登上帝位,定都洛阳,是为魏文帝。曹丕唯恐几个弟弟与他争位,便先下手为强,夺了二弟曹彰的兵权,又逼四弟曹熊上吊。曹植的生活从此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在曹丕的挟嫌猜忌下,他从一个过着优游宴乐生活的贵公子,变成了处处受限制和被打击的对象。
  
  曹植
  
  七步成诗逃过一劫
  
  一次,曹植被人告发经常喝酒骂人,他还把曹丕派去的使者扣押起来。但他并没有犯什么大罪,也没有招兵买马,要以阴谋反叛的罪名处罚他不能服众,曹不便想出个“七步成诗”的办法来治他的罪。曹丕把曹植从封地召到洛阳,指着大殿上一幅“两牛相斗于墙下,一牛坠井而死”的水墨画,命曹植在七步之内作一首诗,但诗中不许犯“二牛斗墙下,一牛坠井死”字样,如作不成就要从重处罚他。
  
  曹植答应后,未走完七步就作成一首诗:“两肉齐道行,头上戴凹骨。相遇块山下,欻(xu,忽然)起相搪突。二敌不俱刚,一肉卧士窟。非是力不如,盛气不泄毕。”曹丕和群臣都感到吃惊。曹丕又说:“七步成诗还慢,要你应声而作。”曹植说:“请命题。”曹丕说:“你我是兄弟,以此为题,不许犯“兄弟’字样。”曹丕心想,成则罢了,不成便痛下杀手。没想到曹植不假思索,应声赋诗:“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诗中以“煮豆燃萁”为比喻,指责曹不手足相残。
  
  曹丕听后动了骨肉之情,深有惭色,也可能是怕世人耻笑,カ了保住名声,以安天下,只把曹植販力安平侯作罢。曹植以其超群的文才,逃过一劫。人虽失意名传千古《七步诗》虽救了曹植一命,但他的处境并没有得到根本好转,魏国仍奉行对宗室严格限制的政策,曹植最终在郁郁寡欢中死去,终年只有40岁。
  
  然而,就因为写了这首诗,曹植得到了千载同情,而曹丕也就承受了千载痛斥。但也有一种说法是:曹植犯错,曹丕有意放他一马,知道曹植有七步成诗的能力,所以就命他七步作诗。
  
  曹植的《七步诗》 流传至今有两个版本,《世说新语》中所记录的 《七步诗》共有六句,后来的《漫叟诗话》和《三国演义》把它“浓缩”为四句:“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后人常用“本是同根生”来比喻手足之情,用这首诗来讽刺那些不珍惜兄弟之情的人。而“煮豆燃萁”“相煎何急”被用来比喻兄弟相逼,“七步成诗”则用于形容人文思敏捷。其实,曹植的天赋远不止于七步成诗,他的《洛神赋》同样影响深远,成为流传千古的浪漫主义名篇。传说,曹植少年时见甄氏生情。曹丕称帝后,甄氏被封为妃,因色衰失宠最后惨死。甄氏死后,曹植到洛阳朝见哥哥,看到甄氏之子,心中酸楚无比。在返回封地时,曹植夜宿舟中,恍惚之问,遥见甄氏凌波御风而来。他一惊而醒,文思激荡,根据梦中与甄氏相遇洛水的情景,写了一篇《感甄赋》,也就是后来有名的 《洛神赋》。

郑重声明:

本站所有活动均为互联网所得,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处理

随便看看

我来说两句